高盛加速撤离大宗商品 将出售金属仓储业务 即Metro国际贸易服务公司

高盛撤离大宗商品的高盛脚步正在加快。昨日,加速将出高盛宣布已经决定将名下的撤离储业金属仓储业务出售,即Metro国际贸易服务公司。大宗而此前,商品售金属仓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曾发布了一项报告还指责高盛所控制的高盛金属仓库排队时间过长,其中就包括该公司。加速将出
事实上,撤离储业已经剥离和正在考虑剥离大宗商品业务的大宗不止高盛一家,随着监管趋严和运营成本提高,商品售金属仓多家西方投行都在撤离大宗商品业务。高盛
高盛仓库排队时间受指责
高盛集团发言人迈克尔-杜瓦利(MichaelDuVally)在声明中表示,加速将出公司正在“探索”对名为Metro国际贸易服务公司的撤离储业金属仓库运营业务的出售交易。
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了解,大宗自2009年以来,商品售金属仓LME仓储问题就备受市场争议,但目前仍未完全解决,现货铝价也因LME仓库排队问题而被扭曲。
LME5月13日首次发布了其全球仓库网络的积压情况报告,报告提到排队时间较长的仓库主要是国际投行和大宗商品巨头控制的仓库,其中,嘉能可和高盛拥有的仓库的排队时间已长达两年。
很显然,因可以收取巨额仓储费,嘉能可和高盛等巨头也难以摆脱铝价操纵的嫌疑。LME报告显示,截至今年4月底,排队最严重的地方集中在四大仓储地点和三大主要的仓库运营商。其中最长的排队时间已经超过了两年(748个自然日),主要涉及金属铝,这个仓库位于荷兰弗利辛恩港(Vlissingen),由嘉能可的仓储子公司PacoriniMetals在运营。
LME报告还称,排队时间第二长的是位于美国底特律的Metro International TradeServices的仓库,排队时间为683天,该公司隶属于高盛。这一公司也是高盛正在考虑出售的公司。
LME旗下的仓储仓库多由摩根大通和高盛等金融机构控制,使铝价格很容易被操纵,去年摩根大通和高盛都被控操纵铝价。
LME是全球最重要的铝交易地,虽然LME的排队问题致使铝消费商成本增加不少,但有高盛和嘉能可等控制的仓储公司却可以对现有货物收取存货租金,进而从仓储排队中获利。
美银美林报告认为,排队致使出货量有限,使得现货市场溢价不断增长,仓库所有者和贸易商可以从中获利;仓储排队使得仓库能够预测租金收入,仓储公司能够通过制定激励措施吸引更多的金属存入LME仓库,进而进一步恶化了价格扭曲问题。
大宗商品运营成本有望提高
Metro国际贸易服务公司主要为LME的多个金属品种提供仓储服务,而高盛出售Metro的这一举措,也与华尔街多家大银行逐渐剥离大宗商品业务的方向不谋而合。
高盛集团2010年购入Metro国际贸易服务公司,当时买入价格是5.5亿美元,而考虑出售这部分资产已经有一年时间。Metro国际贸易服务公司已成立23年,当前拥有LME注册仓库13处,遍布欧洲、美洲和亚洲,但Metro多次被控不当影响金属供应和定价。
迈克尔-杜瓦利在周二的声明中指出,“考虑到潜在买家在近期表达出的兴趣,公司得出结论,现在是探索出售交易的正确时间。”
监管机构对华尔街大行的大宗商品业务正在逐渐收紧,同时大宗商品业务所带来的收益也在下滑。美联储在近期结束了对仓储行业进行监管的一组新规则的公众意见征询期。据记者了解,美联储正在考虑对那些参与现货大宗商品交易的银行提出新的资本附加要求,这将使得这类业务的运营成本更高。
事实上,除了高盛之外,外资机构撤离大宗商品的脚步正在加速,摩根大通、德意志银行、巴莱克等都在此列。
4月22日,巴克莱宣布将退出大部分全球大宗商品交易,包括金属、农产品和能源业务,保留贵金属、石油和北美天然气相关的衍生产品和商品指数交易,并将重心转为电子交易。
此前德意志银行也表示,不断加强的监管压力对其大宗商品业务利润形成冲击,将退出能源、农业、工业金属和纺织品交易业务,仅保留贵金属交易和大宗商品指数团队。
同时,摩根士丹利也已将旗下大部分全球实物石油交易业务出售给俄罗斯最大油企Rosneft。美银美林今年1月同样表示,将出售欧洲电力和天然气销售及交易业务。
摩根大通今年3月和瑞士贸易商摩科瑞能源集团达成协议,将以35亿美元现金出售该行实物大宗商品资产和交易业务,包括全球原油、北美电力、北美天然气、欧洲电力、欧洲天然气、基本金属、煤炭以及金属仓库等业务。
标签:大宗商品|仓储业|metro责任编辑:杜思思 杜思思相关文章
宿松县各基层工会积极营造“五一”浓厚氛围 致敬百年工运弘扬劳动精神 宿松新闻网
宿松融媒讯 随着“五一”国际劳动节临近,宿松县各基层工会积极行动,结合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重要节点,通过悬挂主题标语、开展特色活动等方式,营造“致敬劳动者·共庆百年工运”的浓厚氛围。“庆祝中华2025-05-12北京新设经营主体增长超两成 电子营业执照调用量突破1.1亿次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贾珺)记者4月28日从北京市市场监管局获悉,2023年第一季度,北京市新设经营主体6.8万户,同比增长21%,实现了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开门红”。据统计,北京市注册企业总数突破202025-05-12-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为帮助广大消费者有效规避消费陷阱和消费风险,3月13日,福建省宁德市市场监管局根据近期的投诉热点内容,发布2023年“3•15”消费警示,提醒广大消费者谨防消费2025-05-12
- 近日,北京市丰台区市场监管局开展推动制止餐饮浪费“两个责任”落实专项执法宣讲活动。一是将制止餐饮浪费纳入食品安全属地包保责任范畴,联合社区、村包保两级干部,指导被包保餐饮单位开2025-05-12
- 宿松融媒讯为进一步增强未成年人的安全意识,提升自我保护能力,促进未成年人健康快乐成长,近日,宿松县妇联开展护苗“绿书签”进社区宣传教育活动。活动中,巾帼志愿者们积极行动,向现场家长儿童发放“绿书签”及2025-05-12
- 中国消费者报杭州讯记者 郑铁峰)近年来,社区团购、线上直播、自动货柜售货等食品消费领域新模式不断涌现。通过这些途径购买的食品是否安全,备受消费者关注。日前,浙江省市场监管局联动各市县开展食品安全“新业2025-05-12
最新评论